1 140923 二 |
引起動機、概覽全課
|
|
v學生先就自己回家功課的段落 大意進行討論。兩人一組來進行小白板書寫。à這一次的書寫成果,比在課堂上小組討論後馬上寫的成果來得較不理想。 孩子的贅字很多,儘管討論後,仍有幾個孩子沒有將原本不是很理想的段落大意進行修改。 v |
1 140923 二 |
引起動機、概覽全課
|
|
v學生先就自己回家功課的段落 大意進行討論。兩人一組來進行小白板書寫。à這一次的書寫成果,比在課堂上小組討論後馬上寫的成果來得較不理想。 孩子的贅字很多,儘管討論後,仍有幾個孩子沒有將原本不是很理想的段落大意進行修改。 v |
從上學期開始,開始使用了預習單提問,
提問的問題試寫了這兩次後,發現學童對於題意的掌握仍有很大的落差
高層次的孩子可以確切掌握題意,回答亦能命中題意
但是,中等程度的孩子對於題意仍不太清楚,
由孩子們回答的答案就可以清楚看到「他們根本看不懂題意」
那代表我題目出得太爛了,不適合用於孩子一開始的預習中,
提問單應該換教學時間點:在課文內容討論時,發下讓孩子進行小組討論。
導師可以引導問題的含意,之後請孩子來進行小組討論和發表,再進行書寫。
一開始的預習單,或許可以讓孩子自己來試著寫段落大意。
練習了一年,發現孩子兩個一組時進行討論時,的確都可以寫出一點東西。
對於基本要素:人事時地物的掌握也更為精確了。
這一部份讓孩子自己來進行預習。
應該就不會再產生「看不懂題意,回答南轅北轍」的慘狀了。
第一堂課:140916(二)引起動機、概覽全課
語詞重複和貧乏情況又出現了。 使用「情緒語詞卡」,並且請學童採用昨天課堂中的句型:既…又… 5. 大海的旋律:何謂旋律? 討論思考:聲音(老師叨念?)à有節奏的(工廠機械?)à有節奏、高低美妙的樂音 6. 為什麼大海的旋律沒有休止符? 討論思考:有風、月球引力(潮汐)、地震 |
4 140919 五 |
描寫手法 形式探究 形式講義 |
|
140915海底大富翁製作
自從進入「水中奇景」一文的海底生物介紹卡製作後,孩子們整天滿心期待
何時要做大富翁啊?!
因為這學期的課集中在星期一、二
所以也只能利用週一連續課程的時間來進行美勞創作或是作文寫作
上一週先買了大富翁讓孩子們在閱讀角快樂的試玩,
在課本的問題討論第二部分,請學生先進行闖關問題的設計
範圍必須要是課本中的內容-->光這一項就跟孩子們討論、修正了一整天
下午美勞課正式進入大富翁創作
先展示了備課趴中其他老師班上的優秀作品,讓孩子們有基本的概念,順道配合暑假期間的公事遊戲本中闖關圖,實際圖示可以參考。
1.兩張八開圖畫紙黏在一起
2.先思考自己想要的主題、名稱、草圖
3.格數說明:至少要有17格(五大關+機會命運+其他有趣的關卡、題目)
4.過關的獲利:至少要百萬起跳(配合數學第一單元:一億以內的數)
5.導師先請孩子們畫草圖和格子,確認可以放下文字後,再給孩子們他們所設計的提問單
然後,就可以看到他們都聚精會神的開始畫了起來!
有四平八穩的格子,還有放射狀,還有跳格子的
害我還睜大眼睛研究了一會兒,請問「你畫的格子怎麼走?」
還有斷橋?!問他中斷了?
孩子回答,到這格就墜海啦!回到起點!!!
天馬行空的奇怪方式都出來了!
週二下午班會後,學生又問著可以畫「海底大富翁嗎?」
放學前,又問了「可以帶回家畫嗎?」
H四A-02水中奇景-句型討論
140915(一)
1.課本補充:字形辨異(筒、銅、洞)搶答:梧桐
2.討論課文中的句型,搭配設計的句型學習單來進行討論。
課本中的句型為:看著清澈的海水,我心裡既興奮又期待。
比較句型的層次:又...又....
很...也很....
既...又.....
這很簡單,學生都可以很輕易分辨「既....又.....」層次較高囉!
3.進入句型仿作教學:
之前的教法是:和學生一起討論句型結構,並且讓孩子們用小白板來進行句型的創作,發表,大家一起討論。
這次特別要把(什麼情形),( 什麼 ) 既 ( 怎樣 ) 又 ( 怎樣 )
(什麼情形):強調事情陳述的重要性
4.孩子們就開始快樂的創作!
展示時,發現孩子的形容使用重複性過高,語詞貧乏。
語境不是東西丟了、就是要出去玩
立即換新的方式
使用情緒卡:將相似感受的詞語兩張一組,以隨機方式發給每個小朋友,每生兩張,
請他根據這兩個情緒詞來設計一個語境。(既.....又......)
學生終於造出讓人驚艷的句子,呵呵!沒有重複的語境和形容詞(因為情緒卡完全沒有重複)
重點是「使用情緒卡來造句,使我看到了學生散發興致勃勃的光采!!!」
句型二(什麼事物),時而( 怎樣 ),時而 ( 怎樣 )
這個形容詞的層次又更高了,因為是事物的狀態形容詞。比孩子們平日熟悉的情緒形容詞又加深。
也無法再使用「情緒卡了」。
因此,在黑板上,寫了幾組詞語對照,讓學生來試著創造語境造句看看。
學生在思考句子上面,有參考目標、選擇,語彙的擴充頓時提昇了好幾個層級。
這些語詞孩子都能理解,而且除了少數一兩位外,其餘都能使用在合適的語境中。
(一)引起動機、課文基本要素討論
|
(畫圖來表示裝備,練習影片重點擷取和圖例說明的寫作) 3. 下水囉!看到哪些東西?(回顧預習單2)
4.概覽課文,對於預習單中的人事時地明確回顧,討論過後,學童可以釐清自己的錯誤之處。 今天回顧討論背景、主題和敘事手法(順敘)
|
預習單的表格每個孩子填得都不太一樣,但是都可以看出他的邏輯脈絡。
對於文中的內容有基本的概念。
①預習單作業,學童預習單書寫較第一課進步許多,簡化的表格,學童可以明確掌握描寫要素
潛水裝備部分:主要是希望能夠增加學生對於課文的興致,因此,觀看網路上對於浮潛的介紹後,和學生一起討論需要哪些東西?
影片中也有強調用具的作用,教師只有寫出器材,至於功用則是和學童用口述討論回顧。
回家功課:(畫圖來表示裝備,並且要附上說明)
海中生物的小書,講解說明太過匆促,以致於班上學童的書寫狀況落差很大,大約五位學童可以明確的畫出海底生物圖像,並且附上說明。大部分孩子只有畫圖。